车速的计算方法其实很简单。
咱们先来说说常见的计算方式,就是用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这个公式,即 V=S/t 。比如说,如果您 1 分钟走了 50 米,那每小时就是 60 分钟,时速就是 V=60×50=3000 米/小时,换算一下就是 3 公里/小时。要是 5 分钟走了 250 米,每小时有 12 个 5 分钟,速度就是 V=12×250=3000 米/小时,也就是 3 公里/小时。
还有一种情况,比如去的时候走了 4 千米,用了 30 分钟,先把 30 分钟转化成 0.5 小时,时速就是 4÷0.5=8 千米/小时。回来走了 4 千米,用了 20 分钟,也就是 0.3 小时,时速就是 4÷0.3 约等于 13.33 千米/小时。
现在汽车上都有车速表,车里面有个计量器,能测出来车辆在任意给定时间点的速度。计量器一般有英里和公里两个单位,指针指到数字,读出来就是车速。
咱们国家不管是长度,还是速度,单位都采用的是国际通用的公制单位,比如千米、千米/小时。像“码”,1 码等于 0.9144 米,也就是 0.0009144 千米,“迈”呢,1 迈等于 1 英里,是 1.609344 千米。但这两个都不是咱们国家计算车速的单位。
另外,最高车速是指车辆在最理想行驶条件下能达到的最高速度。一般这种理想条件是在无风、水平良好的沥青或水泥路面上。最高车速测试是在 1.6 公里测试路段的最后 500 米,车辆往返四次,最后取平均值。有些高性能车厂家还会设置电子限速器来控制最高车速。
(图/文/摄:太平洋汽车 整理于互联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