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喽,小伙伴们,学习时间到。
今天来学习一个双人旁的词儿:徂徕。徕这个字,认字认半边,基本能猜到读lái,但徂这个字可就不能靠半边来才出它的读音啦。徂徕怎么读,又有什么含义呢,今天就一起来学习。
一、徂的读音和含义
徂的正确读音为:cú,第二声;
《广韵》里对"徂"字的注音是"昨胡切",而《集韵》中对"徂"字的注音则是"从租切"。
徂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形声字,左边的"彳"(chì)是形旁,象征着行走,而右边的"且"则是声旁,贡献了这个字的发音。
徂的本义是"往"或"去",比如《诗经》中的“我徂东山,慆慆不归”,描绘了一种前往某地的情景;
徂也表示时间的流逝,如“岁月其徂”,意味着时间的过去。
徂还可以指行走或达到某地的状态,如李渔《闲情偶寄·种植部》中的“自夏徂秋”,描绘了从夏天到秋天的转换。
徂在古文中有时与“殂”相通,可用来形容死亡,例如《孟子·万章上》中的“放勋乃徂落”,表达了一种生命的终结。
二、徕的读音和含义
徕同样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形声字,其部首为"彳",表示与行走有关,而"来"表声。
徕有两个读音:lái和lài,同音字为来、赖。
读作lái时,指到来,与"往"字相对,常用于表达从远处来到的意思,如《汉书》中的"天马徕,从西极",描绘了天马从西极到来的景象。
此外,徕还有招来或使之来的含义,如在《商君书》中提到"徕三晋之民,而使之事本",意在招揽三晋的人民来从事农业。
读作lài时,主要指慰和劝勉劳之意,如"徕远"一词,指的是招抚或安抚边远地区的人民,常用于描述古代君王或政府对边疆地区民众的关怀和招揽政策。
又如隋书·律历志中》中的“于是高祖引 [刘孝]孙、 [张胄玄]等,亲自劳徕。”这里的“劳徕”,指的是慰劳和劝勉,是一种古代帝王对臣子或民众的关怀和鼓励的行为。
三、徂徕的读音和含义
徂徕的正确读音为: cú lái
徂徕一词最广为人知的含义,应该是山名,即徂徕山,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东南,古时也称作尤来、尤崃、尤徕。
在《诗经·鲁颂·閟宫》中提到:“徂来之松,新甫之柏。是断是度,是寻是尺。”其中“徂来”指的是徂徕山,而“新甫”是泰山附近的一座山。这里用两座山的松树和柏树来比喻材料的优良和高大。后人因此也用"徂徕"来比喻生长栋梁之材的大山。
在刘禹锡的《崔公神道碑》中写到:"善积家肥,子孙多材,如彼槯栋,必生徂徕。这里的"徂徕"被用来比喻家族子孙繁衍,人才辈出,如同徂徕山一样孕育出栋梁之才。
此外,徂徕还有往复的意思,表示来来去去的动作或状态。
徂徕学习笔记到此。如果有用,请给个赞赞,如有理解不当的地方,请在留言区告诉我哦。